我市推进乡村建设“六件事”提升群众幸福感
来源: 十堰日报     |    作者: 张春斌 李启东 朱江      |     发布日期: 2024-01-18     |     [大   中   小]
让“美好”触手可及
——我市推进乡村建设“六件事”提升群众幸福感
隆冬时节,走进张湾区柏林镇柏林村,老人徐宗华激动地对记者说:“路通了,厕所干净了,幸福食堂里还有‘暖心饭’。”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,是知雨轩田园综合体。青山绿水间,花团锦簇,游人如织,三五成群的小孩在“树屋”里玩耍,老人们在悠闲漫步。
徐宗华眼中的喜人变化,源自我市扎实推进的乡村建设“六件事”。
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,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部署,以养老、托幼、垃圾分类、污水处理、厕所改造、农村公路等乡村建设“六件事”为抓手,引导群众共同缔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一粥一饭感受“幸福味道”
“老石,我们来给您做体检了。”1月15日一大早,郧阳区杨溪铺镇鲍沟村村民石光华,迎来了看望他的村卫生室医生。今年75岁的他会定期接受健康检查。
鲍沟村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600多名、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20多名,不少老人子女在外务工,生活起居无人照料。
如何确保老人吃上新鲜健康热乎的饭菜?鲍沟村去年成立幸福食堂,面向全村60岁以上村民开放,提供一日三餐,荤素搭配,让老人吃得放心、吃得健康,还给予相应补贴。目前,幸福食堂已成为该村邻里间守望互助、增进感情的平台。
针对高龄、行动不便的老人,幸福食堂还安排志愿者送餐到家,贴心服务让老人既暖胃又暖心。
怎样让老人老有所养?郧阳区筹措资金,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房屋进行统一改造,配套适老化生活设施,建起村级养老中心。“把蹲便器改成坐便器,添置了洗衣机等。”鲍沟村党支部书记沈先贵介绍说,在养老中心,老人们吃、住、玩的需求得到一站式满足。老人还可以认领一些简单的手工活,挣点“零花钱”。
民以食为天,助老先助餐。在郧西县羊尾镇板桥村的幸福食堂,每天都有不少老人在这里用餐。
该幸福食堂可同时容纳30人就餐,按照老年人口味喜好和身体状况,每日定制“健康食谱”,让老年人吃得饱、吃得好,从饭碗里感受“幸福味道”。
板桥村党支部书记黄年喜介绍,每位老人就餐费用为12元/天,60以上家庭困难的老人就餐费用为10元/天。
我市把养老作为乡村建设“六件事”之一强力推进,持续推动各种资源、服务平台下沉基层,探索出老年驿站、老年人照料中心、幸福食堂等方式,因地制宜满足群众基本养老需求。
截至目前,全市提档升级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24个;到2025年,全市将至少提档升级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125个,农村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100%。
互助照料营造和谐氛围
“一个人照顾孙女,屋里屋外、灶台上下,恨不能生出四只手。”房县红塔镇南潭村村民邓船梅过去总为一个人照顾年幼的孙女发愁。去年5月,村里建起托幼中心,让她轻松了不少。“白天孙女在托幼中心,中午晚上接回家吃饭,有专门的老师照顾孩子,省心又省力。”她说。
一老一幼,事关家庭幸福。房县通过“村办公助”模式,由县财政局和县教育局补贴,鼓励村委会充分利用闲置厂房、校舍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建设幼儿园。2023年,该县改扩建10所村级幼儿园。
在农村,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,一直是外出务工者心里的牵挂。如何照顾“一老一小”?竹山县探索“老带小、小伴老”互助照料新模式。
在该县擂鼓镇西河村,龚玉琪每天放学都会到养老安幼服务中心练习书法。来这里上课的大部分是留守儿童。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,让孩子们放学后依然有人管,村里组织一批有文化、有技能的独居老人发挥余热。60岁的退休教师师光志就是其中一位,他每天都要到养老安幼服务中心为孩子们上书法课。
随着加入的老人和孩子越来越多,服务中心增加了乐器、手工等课程。除了教与学,老人和孩子间更多的是一份陪伴。“孩子们有活力,跟他们在一起心情特别愉快。”师光志深有感触地说。
共建共享打造“和美样板”
“这条路修好了,乡亲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。”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,郧阳区刘洞镇李家村党支部书记李玉红说。
“以前三组通往外边只有一条200多米的土路,既狭窄又凹凸不平,一下雨两脚泥泞。”李家村村民余肖妹喜上眉梢,“现在不仅鞋不粘泥,进城赶集也方便多了。”乡村基础设施,事关农村群众幸福指数。我市以乡村建设“六件事”为抓手,发动群众共建共享,不断完善基础设施,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。截至目前,我市已累计建改农村户厕72.6万户,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600多套,推进1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、300个垃圾分类达标村创建,新改建1300多公里乡村公路。
去年6月29日,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《湖北十堰做实“六件事”稳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》,重点介绍十堰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聚焦乡村养老、托幼、垃圾分类、污水处理、卫生厕所改造、农村公路建设等六件民生实事,动员群众共谋、共建、共管、共评、共享,扎实推进乡村建设,共同缔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做法,并在全国推广学习。
据了解,我市将进一步运用“共同缔造”理念,办好乡村建设“六件事”,在乡村基础设施低成本运行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要素等方面积极探索,确保各项设施村里办得起、农民用得上、服务可持续,形成具有十堰特色的乡村建设示范样板。 (张春斌 李启东 朱江)